“吴县令倒是真为民办实事,在其手下做事,必定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一次,百姓们并没有往县衙方向跑去,这些都是给读书人的机会。
他们也希望吴县令能招到清正廉洁的官员,能为他分忧。
布告刚发布,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得到了许多读书人的支持。
他们并不是好高骛远之人,读书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造福家乡吗?
茶楼内,两位读书人正在谈论此事。
每一次吴县令颁布告示,他们两人都会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简兄,你一直说自己郁郁不得志,这机会不就来了?”
“怎么,孙兄曾说这不毛之地困不住你,难道也心动了?”
“哎,可惜吴大人只是代理县令,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孙维面露忧愁,就算为官,等下一任新县令上任,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简攸看出了挚友的担心,他倒不这么认为。
“孙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正如告示最后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你不会以为,吴大人真只是个代理县令吧?”
简攸在这件事上比孙维看得更透彻。
一个代理的县令,也敢行先斩后奏之事?
一语惊醒梦中人,孙维目露惊骇。
联想到用万亩良田种植田菁,这是有谋逆之心啊。
百姓家养的牲畜,哪吃得了那么多牧草,这分明是为战马准备的饲料。
“简兄,你说这吴县令,会不会跟焦县令一样,拥兵自立?”
“若是如此,我绝不会为官,不能忠君爱国,这圣贤书就白读了。”
孙维重重放下手中的茶杯,茶水溅了两人一身。
此刻他呼吸急促,想不通为何这么多人想要拥兵自立。
永昌郡守更是勾结南蛮,企图占领整个南荒之地。
“孙兄,稍安勿躁,吴县令斩杀贪官,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都是造福百姓之事。”
“种植田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现阶段不韦还没有购入战马。”
“卫校尉乃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