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91章 水患初平声誉隆,暗流涌动风雨起(1/3)
    朱雄英率领的治水试点工程进展迅速。工匠们日夜不停地疏浚河道,清理淤泥;分洪道开挖工作也已完成大半;几座关键水库的坝基已经奠定,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特别是那些用新型水泥加固的堤段,比传统堤坝更为坚固。

    就在工程接近尾声时,江南突降暴雨,连绵数日不停。江水暴涨,眼看就要漫过堤坝。附近村庄的百姓闻讯,纷纷携家带口前来避难,场面一度混乱。

    朱雄英临危不乱,立即组织人手加固堤防,同时指挥百姓有序撤离到高处。他亲自站在堤坝上监督指挥,全身湿透也毫不退缩。

    \"太孙殿下,水势太急,您应当先撤离!\"一位官员焦急地劝道。

    朱雄英摇头:\"民众未安,我何以安?我若先走,将士们的心气便散了。\"

    暴雨持续了整整三天,江水暴涨至历年最高水位。然而,令所有人惊讶的是,经过改良的堤防系统竟然完好无损地承受住了洪峰的冲击。特别是那些用新型水泥加固的堤段,比传统堤坝更为坚固。分洪道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分散了主河道的压力;而尚未完全建成的水库,也起到了一定的蓄洪作用。

    暴雨过后,试点区域安然无恙,而周边未经治理的地区却遭受了严重水患。这一鲜明对比充分证明了朱雄英治水新策的有效性。

    \"太孙殿下真乃神人也!\"一位年迈的村民跪在朱雄英面前,感激涕零,\"老朽活了七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有效的治水之策。殿下此举,救了我等一方百姓啊!\"

    消息很快传开,当地百姓纷纷称赞朱雄英为\"水神太孙\",甚至有人自发建祠祭祀。朱雄英得知后,立即制止:\"我不过是为民尽职,何德何能受此大礼?若要感谢,当感谢那些日夜苦干的工匠和将士们。\"

    洪水退去后,朱雄英并未因初步成功而松懈。他继续亲临一线,督促余下工程的完成,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技术难题,如水泥的防水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洪道的规划需要更加精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雄英不惧繁琐,亲自试验改良。他尝试了不同配比的水泥,测试其强度和防水性;他根据实际地形,多次修改分洪道设计;他还借鉴古代水利工程经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