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朱雄英正在惠民药局义诊,一位面色惊恐的妇人突然闯入,跪地哭诉:&34;救命啊,太孙殿下!我家男人服用了药局的药,病情不仅未减,反而加重,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了!&34;
在场百姓闻言,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开始质疑药局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朱雄英不慌不忙,和颜悦色地问道:&34;这位大嫂,令夫得的是何病?服用了哪些药材?&34;
妇人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朱雄英心中起疑,轻声对身旁侍卫吩咐几句。不多时,侍卫带回消息:此妇人乃是药商收买的托,根本没有生病的丈夫,纯属捏造谣言。
朱雄英并未当众揭穿,而是平静地说:&34;既然令夫病重,大嫂不妨带我前去看看。若确实因药局药材导致病情加重,我必定负责到底。&34;
妇人闻言,顿时慌了神,支吾着说丈夫已被家人送回老家云云,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几名侍卫上前将她拦下,朱雄英这才揭露了真相。
在场百姓恍然大悟,对太孙更加敬佩。一位老者高声道:&34;太孙仁心仁德,竟有小人造谣污蔑,简直天理难容!&34;
朱雄英摆摆手:&34;此事到此为止,莫要再提。我大明医疗改革仍在进行中,难免有人不适应。随着时间推移,真金不怕火炼,好的制度终将得到百姓认可。&34;
这番话传开后,民间对朱雄英的敬爱之情更甚,许多人自发守护惠民药局,防止有人捣乱。而那些试图破坏医疗改革的药商和朱允炆,则因民意所向,不得不暂时收敛。
朱雄英并未因此止步,而是更加坚定地推进医疗改革。他继续完善《太孙医典》,扩大惠民药局规模,培养更多医学人才,将医疗改革推向深入。
秋日的夜空格外澄澈,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朱雄英独自站在东宫的观星台上,借助新制的简易天文仪器,仔细观测着夜空中的星辰运行。
他一边观测,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眉头却越皱越紧。按照《大统历》的推算,今晚某颗星辰应当出现在特定位置,但实际观测结果却与预测有着明显偏差。
&34;又是一次误差。&34;朱雄英喃喃自语,&34;这已经是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