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杠作为朱元璋的第五子,一直与四哥朱棣交好,二人常有往来。
\"四哥,这可是个机会啊。\"朱杠对前来密访的朱棣说道,\"吕本一倒,太子失去了岳家的支持,势力必然受损。\"
朱棣神色复杂地看着弟弟:\"五弟,你想说什么?\"
朱杠压低声音:\"四哥,如今燕王的威望日隆,尤其是此次高丽之战,更是声名大噪。若能借此机会扩大影响力,未来或有大用。\"
朱棣眉头微皱:\"五弟慎言。太子乃父皇钦定的储君,我等兄弟当尽心辅佐才是。\"
朱杠微微一笑:\"四哥言重了。我自然是尊崇太子,只是觉得四哥应当有所准备罢了。毕竟,政局变化无常,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如何。\"
朱棣没有接话,只是望向窗外,眼神深邃。他想起了朱雄英送他的那幅北方防线构想图,以及那个年轻人身上展现出的才华和智慧。这个侄儿,确实不容小觑。
宫中暗潮涌动,而在东宫,朱标已收到了吕本的辞官奏章。他将奏章交给李善长,请他呈递给朱元璋。
\"太子殿下仁厚,为了家宅和谐,放过了吕本。\"李善长叹息道,\"只是不知陛下会如何决断。\"
朱标平静地说道:\"祖父明察秋毫,自有决断。吕本既已主动请辞,想必祖父也不会再为难于他。\"
李善长点了点头,临走前又问道:\"那空印一事的调查,是否继续?\"
\"继续。\"朱标坚定地说,\"此事关系朝廷纲纪,绝不能半途而废。只是吕本一案,就此揭过吧。\"
李善长躬身告退,心中对太子的仁厚与决断更添几分敬重。
自从高丽之战证明了燧发枪的实战价值后,朱雄英并未就此止步。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深知任何新事物都有改进的空间。经过详细分析战场反馈,他发现第一代燧发枪尚有诸多不足:装填速度慢、遇雨天容易哑火、射程和精准度仍有提升空间。
东宫的一处偏院已被改造成专门的研发室,朱雄英几乎每天都会在这里度过数个时辰,与一群精选的工匠一起改进燧发枪的设计。
\"殿下,按您的指点,我们已经改良了击发装置。\"一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