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73章 太子妃怒责吕本,宫中暗潮涌动(1/3)
    朱雄英答道:\"目前这座工坊的产量有限,只能满足小规模试验的需求。若要大规模应用,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坊,并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

    \"那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朱元璋追问。

    \"如果一切顺利,半年内可以建成三到五座规模更大的工坊,届时产量将大幅增加。\"朱雄英自信地回答。

    朱元璋思索片刻,然后做出决定:\"好!朕准许你扩大生产规模。太子,你负责协调户部和工部,给雄英提供必要的支持。\"

    朱标恭敬地应下:\"儿臣遵命。\"

    离开工坊时,朱元璋罕见地拉着朱雄英的手,感慨道:\"雄英,你这水泥若能大规模生产,我大明的长城、城防、水利都将更加坚固,百姓也将受益无穷。\"

    朱雄英受宠若惊,连忙谦虚道:\"孙儿不过是借鉴前人智慧,略有创新罢了。能为大明的建设尽一份力,是孙儿的福分。\"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难得你有如此心胸。朕看你这些日子辛苦了,是该休息一下了。过几日,皇后要在宫中设宴,你也来参加吧。\"

    \"孙儿遵命。\"朱雄英恭敬地行礼。

    返回皇宫的路上,朱元璋对朱标说道:\"雄英这孩子,不仅有奇思妙想,更难得的是能身体力行,将想法变为现实。这份毅力和执行力,比他的聪明才智更为可贵。\"

    朱标欣慰地点头:\"父皇所言极是。雄英虽年幼,但做事一向踏实认真,不好高骛远。这水泥工坊从选址到建成,他都亲自参与,遇到问题也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培养他吧。这样的人才,正是我大明所需要的。\"

    朱标躬身应是,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他知道,儿子的才华和努力,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认可。而这种认可,对于朱家未来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坊中,朱雄英望着祖父和父亲远去的背影,轻轻吐出一口气。尽管这半个月来他日夜操劳,身心俱疲,但看到自己的创造得到了祖父的认可,一切辛苦都变得值得了。

    \"殿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安排?\"王春在一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