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的,就有人上门问采集药草的事儿了。
柳采春便一一说了,唐掌柜那边现在大量收购金银花、香薷、黄连、夏枯草。黄连三文一斤,其他都是两文。四文的这回没有,以后会有。
她这儿有样品,基本上大家伙儿瞅一眼便都知道了。
因为以往在山里都见过,只不过不知道这么正儿八经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个啥药草罢了。
但金银花大家伙儿是认识的,也有人看到开花开的多会摘了带回家晒干了泡茶喝。
药草采收和染料不太一样,采收哪个部分的、怎么采收、采收之后怎么及时保存等等讲究会多一些,柳采春仔细交代了一番,也交代了柳大姑,她不在的时候有人来问,柳大姑就会跟人细说。
好在有了先前的经验,大伙儿都知道柳采春的脾气,更知道这要卖钱的东西有所要求那也是正常,因此都认真听着、暗暗记在心里。
这也是柳采春不愿意拉扯别村的原因。
别村的人可不见得这么听得懂话。
柳采春又去了一趟柳里正家,提醒大家伙儿是不是该开始储备粮食了。
“现在粮食还没有涨价,现在买最划算了。咱们村既然有水田开始断流了,别的村肯定也有。等到这种事儿越来越多,传开了,粮食肯定会涨价,说不定一天涨一次都有可能。那时候再买可就不划算了。”
柳里正本来也担心这个,听柳采春这么一说更慌了,不安的搓手,“你说的对,说的太对了,这事儿是要赶早准备起来。等今日下午我就跟村里人说去。这个事啊,哎,我也只能提醒,谁家要是不听,我也没法子。”
柳里正才懂了。
事情没到临头,大部分人总会舍不得手里好不容易赚来的钱给出去,总会抱着“万一”想法想要看看再说。
到时候又追悔莫及。
但是下一回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放心,还是会抱着“万一”的想法。
柳采春轻嗤:“目光短浅,那也没法子。”
这要是在末世,这样的人一定是第一批死的那些人。
“对了,我还有另外一件事呢,我想请柳泉或者柳盛哥帮忙收购新鲜的红辣椒”
这事儿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