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黑着脸没好气喝斥:“她和柳梅两个女人家能去干这活儿吗?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你管她拿钱不拿钱,她没问你要不就成啦?”
田氏气炸,但见势不妙选择了忍气吞声。
柳采春安排好家里的事儿,便在一个大早上又上省城去了。
一回生二回熟。
她第二天便临时租了一处城外偏僻的仓库,租好地方,便带着各种染料以及菌子和笋子样品去四海商铺。
唐掌柜和大伙计阿焕对柳采春的印象都很深刻,见到她都十分高兴。
“柳姑娘终于来了,我们昨儿还说起你呢!我看看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嚯,竟然还有菌子和笋子啊,长得真不错!苏木、槐米、茜草这些染料也都不错!所有的东西都是这般成色品相吧?”
唐掌柜十分欢喜,看了柳采春带来的样品们,夸赞不已。
染料还罢了,今年干旱,没想到这时节了还能收到这么好的菌子和笋子。
如果柳采春带来的菌子和笋子全都是这么好的成色的话,他都不需要让伙计们晾晒成干货,问上几家有往来交道的大酒楼,便能新鲜的都分销出去了。
这个时节市面上的新鲜菌子和笋子已经很少了,各大酒楼肯定都会乐意要,并且乐意出个好价钱。
等于他几乎没费什么劲,就做中间商赚了一笔丰厚的差价。
这钱他赚得心安理得,毕竟渠道是他的。柳采春若是想要自己去卖给各大酒楼,人家根本不会收。
食材这样入口的东西,各家酒楼要么自己上菜市场采买、要么就是固定的本地菜农几家送货,轻易不会接受陌生人的供货,尤其是大批量的。
不然万一被人动了手脚呢?到时候想找人算账都找不着。
柳采春并不知道这些内里的道道,当然,就算知道也不会介意。
各人赚各人能赚到的钱,这很公平。
“唐掌柜放心,我们村里的山林不错,村里人也多,就这两三天大家伙儿抢着收的菌子、笋子,染料也有我们自己的法子保存,品相都好着呢。”
唐掌柜点头爽快道:“柳姑娘也算是熟人啦,老朽当然信得过柳姑娘,这些东西,柳姑娘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