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姑一拍巴掌,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也是这么说呢!眼瞅着要大旱,谁知道咱家地里竟然挖出了山泉水,这更说明咱家有福,说明采春你有福呀。”

    柳采春谦虚了一下下:“不光我,姑也有福。”

    柳大姑大乐:“对对,姑也有福,碰上你啊,姑的福气这不就来啰。”

    柳采春陪着柳大姑乐了半天,当天她们家取用水就直接用的这山泉水了,柳大姑走起路来都脚下生风。

    柳采春暗自好笑又得意。

    安叔他们挖的水沟和水塘都很粗糙简单,但即便如此,架不住这泉水质量好啊,冲刷得干干净净、清清澈澈的。柳采春决定明天去买砖头回来,好好的砌上。

    傍晚,各家采收回来,陆陆续续的又来卖了。

    安婶子带着大柱过来帮忙,鲁大娘和安翠儿母女俩也来了,安静了几天的小篱笆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

    大家一边过秤一边交流、一边严防死守自己的一边打听别人的。

    “看来天真旱了啊,菌子和笋子都少了,找了半天就只找到了这点。”

    “可不是,我找的比你的更少呢。长得也没那么水灵了,尤其是那些个菌子,干瘪瘪的,也不知道采春要不要啊,哎。”

    “明天还是找那个那个——染料去吧。”

    “我也这么想呢。”

    “你们打算去哪儿找?带我一个呗!嚯,二婶子,你这黄机子真不错啊,哪个山头摘的啊?”

    “这茜草也长得好,我记得有个山谷有一大片,别不是那里弄来的吧?”

    “呵呵,可不就山谷里弄的嘛。”

    “”

    七嘴八舌、拉拉杂杂说话间,柳采春他们过秤、算账不停,或者用大麻袋、或者用半人多高的大筐子一一分门别类的装起收购的各种东西。

    菌子、笋子真的不太好了,干旱的端倪已经很明显了,这两样东西对温度、湿度尤其敏感,看来真的是要大旱了。

    只要不是干瘪得特别厉害的,柳采春都没计较,都收了。

    大家辛苦一天也不容易,乡下人生活艰难,想要赚几个钱补贴可不容易,能给大家行方便的她不介意行一行。

    反正大不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