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后,李彦再拿起蔡霖写的《大夏漕运疏》,感觉这份奏疏更有分量。

    他看了看刘文静,说道:“听听人家说的。”

    刘文静立刻道:“蔡公果然是在宰相推荐的人杰,我自愧不如。不过晋国如何为我们所用呢?”

    “这就是陛下刚才所说的因为姬清颜,我们不能对晋国动干戈。”

    “此话怎讲?”

    “据我了解,姬清颜与我们有利益关系。此次晋军南下,是因为她被晋国朝中的旧贵排挤,旧贵们给晋主施压,晋主也认为这是一次好机会,而她被调走了。”

    “是有这么一个说法。”

    蔡霖说道:“现在晋国败了,战败需要人承担责任,自然是旧贵承担,姬清颜将再一次获得威望,她获得威望,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继续跟她合作,拉拢晋国的改制派。通过他们,一同遏制魏国,使魏国继续增加战线和军费投入。”

    李彦点了点头,蔡霖所说,几乎全部是自己所想。

    难怪宋濂推荐他来担任京畿的转运使。

    转运使不仅仅要懂得协调各方工作,对利害关系的权衡也要精通,因为这牵涉到前线的物资支持。

    如果能懂军事战略,那就如虎添翼了。

    显然蔡霖是懂的,他当年在荆州做刺史,一直负责秦州的后勤,这一点让他对军事了解颇深。

    当然,对于李彦来说,这一次夏晋之战,使得他重新认识了目前的局面。

    李彦之前是非常重视晋国的,在前身的记忆里,晋国虽然被瓜分过,但实力依然强大。

    太行山以西有广袤的领地,那里盛产盐、铁,还有良田,更重要的是,晋国还有阴山一带的广袤草原来喂养战马。

    更何况,姬清颜又是当世名将。

    虽说晋国内部腐朽顽固,可怎么着也不至于到拉胯的地步。

    但现在李彦却觉得自己得重新认识一下晋国了。

    至少晋国的保守派们做事急躁且贪图蝇头小利。

    这样的敌人,是很容易把自己玩死的。

    可问题是,晋国不是纯粹的敌人,晋国是可以作为盟友一段时间的。

    如果要跟晋国做盟友,就只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