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想说点什么,但一时间哑口无言。
刘文静心里想着,陛下这宰相算是找对了,这个宰相真的是以理服人的啊!
其他大臣想反驳宋濂,但一时间不知道从哪一点反驳。
于是徐远说道:“无论宰相如何说,这一次的确造反了。我们提的这个建议也是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
这就很儒家了。
重新塑造世家,世家讲的是传承,世家的利益链条和乡绅地主本质是一样的,就在于礼法!
礼法讲的是尊卑有序,你一个农民,就老老实实在地里耕地,工匠就老老实实打铁。
士族是士族,门阀公卿,即便生出傻子来,那也比满腹才华的贱民要高贵不知多少倍。
“想要解决苏州和常州以后继续造反的潜在可能,其实很简单。”宋濂说道,“刺史、太守、县令,三层官员,在地方上掌握了治民之行政、诉讼之司法、收税之财政,甚至州郡县都还有一部分民兵,这算是武力。这些权力都掌握在一个官员手里,一旦这个官员想要投奔魏国,他很容易调动人、物,又欺瞒下面,煽动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参与。”
“如果将民生之行政、诉讼之司法、收税之财政、地方民兵管辖,一分为四,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宋濂此话一出,大殿之内一片哗然。
“这怎么行!”徐远第一个反对,“如此这般,朝廷上下不知要增加多少官员,国库支出必然增加。”
“徐卿倒不必担心国库支出。”皇帝发话了。
“但如此这般,必然造成地方政令混淆,责任不明。”顾冉站出来说道,“例如一郡之地,全部拆分。税收由户曹执行,可在交上来做审核的时候,州税官还是要看地方民生治理,因为这与税有很大的关系。州税官要核查该郡民生治理情况,意味着该郡太守要向州税官提报更详细的文书。如此说来,州税官是无法避开太守,单独管理郡税官的。”
顾冉的话立刻得到了一众官员的迎合。
他接着说道:“这里面必然存在权力、责任、汇报的交叉,也就是说,州官想要了解一郡之情况,还是得找人汇总。朝廷了解一州之情况,亦是如此。”
徐远马上就出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