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
这自然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反对理由很简单,宋濂才三十不到,太年轻了,处事经验不足。
皇帝力排众议,众臣也无话可说。
但心中却在冷笑,他宋濂的政令若是能出京畿,算我们输!
等着瞧!
很快皇帝你就不得不撤了这个宋濂!
“苏常之乱已经平定,诸位对此有何意见?如何避免此类情况?”李彦问道。
“陛下,臣以为,苏常之乱乱在礼乐崩坏!”站出来说话的是礼部左侍郎顾冉。
“哦,此话怎讲?”
“乱在苏常,却未乱在洪、荆,甚至离京师更远的越州也未乱。那苏常与洪荆有何区别呢?”顾冉说道。
大臣们顿时开始议论起来。
“苏常没有郡望,乱就乱在没有郡望!”顾冉肯定地说道。
他此话一出,不少大臣点头。
“与郡望有何关系?”李彦立刻就听出顾冉这老小子话中有话了。
顾冉出身于洪州顾家,顾家是宣府郡第一大家,是洪州当之无愧的郡望豪门。
什么他妈的叫没有郡望,所以苏常造反?
这就是前几日,李彦与宋濂在议论的时候,一部分人为了利益,混淆视听。
这种混淆视听的危害非常大,它由有名望之人说出来,会有一批人相信。
例如此时,顾冉说出来,朝臣们纷纷点头。
再例如地方官员或者世家名流说出来,老百姓就会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