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一堆木材里精心挑选了一块干燥、纹理顺直且质地坚硬的木料来制作木工刨子。他先将木料大致锯成刨子的雏形,用斧头粗略地砍去多余部分,使其形状接近长方体。
接着,老人专注于刨刃的安装部位。他用铁凿在木料底部细心地凿出一条狭长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精准适配即将嵌入的金属刨刃。在凿的过程中,老人不断用眼睛估量,用手触摸感受,确保凹槽的平整度和笔直度,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刨子的使用效果。
随后,老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锋利金属刨刃嵌入凹槽之中,用小木楔子紧紧地固定住刨刃,使其不会松动或移位。固定好刨刃后,老人开始对刨子的上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他找来一块粗糙的石头,反复地摩擦刨子的表面,逐渐磨去木料的毛刺和不平整处,而后又换用一块较为细腻的石头进一步打磨,直至刨子的上表面光滑顺手。
对于刨子的把手部分,老人挑选了一段略带弧度、手感舒适的树枝。他将树枝一端削成合适的形状,使其能够紧密地插入刨子主体预留的孔洞中,再用树胶加以固定并缠绕上一些麻线,增强把手的牢固性。
经过多日的精心制作,一个实用的木工刨子终于完成。智人们好奇地围拢过来,老人拿起一块未加工的木板,示范如何使用刨子。只见他双手握住刨子,将刨刃轻轻压在木板上,然后用力向前推动,刨花纷纷从刨子两侧飘落,木板表面逐渐变得光滑平整。智人们见状,纷纷跃跃欲试。同时也用这个刨子制作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格刨子。
制作坨钻时,老人首先寻找适合的材料。他选中了一根质地坚硬、粗细适中的树枝作为坨钻的主体。这根树枝要有一定的韧性,以承受钻孔时的压力。
老人用斧子将树枝砍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对一端进行加工,使其逐渐变细,形成类似钻头的形状。为了让这个“钻头”更加锋利,老人用一块尖锐的石头反复打磨这一端,直到它能够轻易地刺入木材。
接着,老人开始制作坨钻的旋转部分。他找来了一块圆形的石头,石头的大小要适中,既不能太大影响操作,也不能太小而缺乏重量。老人在树枝的中间位置挖了一个浅浅的凹槽,将圆形石头嵌入其中,然后用麻丝和树胶将其固定牢固,确保石头在旋转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