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端写了两封信。

    一封送去了吏部。

    另一封,则是送去了他的老师、次辅阁老大人,郑霞生的府上。

    郑霞生、字汉阳,当朝次辅,加从一品少傅衔。

    这日用过哺食。

    郑阁老在自家书房,拆开小徒弟送来的信件,眯起眼睛阅读。

    他先是看完了赵志案的始末,表情平静搁置一旁。

    这样一位小小县丞案件,不足以阁老大人放在心上,更不足以李端特地写信过来。

    重头戏应该在别处。

    果然。

    当郑阁老取出信件里几张字帖,和《咏鹅》《悯农二首》两首诗以后,眼睛当即猛然亮起。

    好字!

    好诗!

    拿着这几张字帖,两首诗,再回看赵志案。

    郑阁老当即又赞叹道:“好手段!”

    这声赞叹,自然是送给崔岘的。

    这八岁的孩子,不仅文采斐然,还心思通透,步步为营,乘大势以弱胜强!

    等看完信件上所有内容后,郑阁老借着油灯,瞧见信纸背面似乎有墨痕。

    他狐疑翻过去。

    而后阁老大人眼睛当即瞪大了许多。

    便见那所有信纸背后,都写着一句话:崔岘,八岁开蒙,如今八岁半。

    短短半年时间。

    便能写出如此惊艳之字,如此精彩之诗?

    好家伙!

    这是什么妖孽啊?

    饶是郑阁老见多识广,此刻都被惊到了。

    而震惊过后,郑霞生也明白了徒弟李端的意思。

    他们师徒三人,郑阁老在朝堂中心,李端镇守一方,周雍名震士林。

    也是时候,该培养个小接班人咯。

    但不管是郑阁老,还是李端,身在官场都不适合直接收徒。

    反倒是周雍最为合适。

    郑阁老看着那两张诗帖,越看越喜欢,抚摸着胡子笑的格外和蔼:“如此旷世奇才,便宜了周雍那厮哟。乖乖徒孙,且看师祖送你一场好造化。”

    次日。

    吏部审核过赵志案件后,不出意外,并《悯农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