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黄公恩羲救岐主,令箭铜符出帝疆;尤费谗谋追圣主,云中显化济慈航。从来德大难容世,自此龙飞兆瑞祥;留得佳儿名誉正,至今齿角有馀芳。”
话说文王离开朝歌后,连夜渡过孟津,穿越黄河,经过渑池,朝着临潼关方向行进,暂且按下不表。且说朝歌城的馆驿官发现文王一夜未归,心中十分慌张,急忙向费仲大夫府上报此事。手下人通报费仲说:“外面有驿官来禀,西伯文王一夜未归,不知去了何处。此事重大,不得不提前向您禀明。” 费仲听后,吩咐道:“驿官退下吧,我自有主张。” 费仲暗自思忖,此事关乎自身,该如何处置呢?于是他让堂候官去请尤浑来商议。
没过多久,尤浑来到费仲府中,二人见过礼后,费仲说道:“贤弟,姬昌之事,我们保奏皇上封他为王,这也就罢了。谁知皇上准奏,还让他夸官三日。可才过了两日,姬昌就逃回去了,不等待王命,这绝非好事,干系重大啊。况且东南两路战乱多年,如今又让姬昌跑了,这岂不是让皇上又添一患?这责任谁来担?如今该如何是好?”
尤浑说:“年兄不必忧心,我们二人办事,料想不会失手。我们进宫奏明皇上,派两员将官去把他追回来,以正他欺君犯上之罪,将他速速斩首于市曹,这样一来,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二人商议妥当,赶忙整理好朝服,随即入朝。
此时纣王正在摘星楼游玩赏景,侍臣启奏:“费仲、尤浑候旨。” 纣王说:“宣二人上楼。” 二人见过纣王,行了礼。纣王问道:“二位爱卿有何事上奏?” 费仲奏道:“姬昌辜负陛下的洪恩,不遵守朝廷命令,蔑视陛下。他夸官三日,却不谢圣恩,不报王爵,私自逃归,必定心怀反意。恐怕他回到故土,会引发叛乱。臣此前举荐他,如今恐怕要获罪,特来伏奏,请陛下定夺。”
纣王听后大怒:“二位爱卿之前还说姬昌忠义,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焚香叩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朕这才赦免他。如今出了这等事,都是你们二人举荐不当的罪过。” 尤浑赶忙奏道:“自古人心难测,有的人表面顺从,背后却违背。了解一个人的外在容易,却难以知晓其内心,正如‘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姬昌想必还没跑远,陛下传旨,命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