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该升殿了。” 纣王不得已,吩咐妲己:“美人暂且在这里安顿,朕去去就回。” 妲己俯身伏地,恭送纣王。纣王手持玉圭,乘坐辇车,来到大殿,登上宝座。文武百官行过朝贺之礼后,纣王看到两位丞相抱着奏章上殿,又见八位大夫抱着奏章上殿,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也抱着奏章上殿。纣王连日来酒色过度,精神萎靡,情思倦怠,又见奏章如此之多,一时间怎么看得完,便又有了退朝的想法。只见两位丞相进殿,伏地奏道:“天下诸侯的奏章都在等候陛下旨意,陛下为何数十天都不临朝?每日坐在深宫之中,全然不整理朝纲。这必定是有在陛下身边迷惑圣听的人。恳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不要再像之前那样高坐深宫,荒废国事,这会让臣民大失所望。臣听说天子之位得来不易,况且如今上天的心意不顺,水旱不均,灾祸降临到百姓身上,这无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得失所导致的。希望陛下关注国家根本,痛改前非,远离谗言和美色,勤于政事,体恤百姓。这样一来,上天的心意就会转变,国家就会富强,百姓就会丰足,天下就会安康,四海之内都能享受无穷的福祉!希望陛下留意。” 纣王说:“朕听说四海安宁,万民安居乐业,只有北海有人违抗命令,邑令太师闻仲正在前去铲除奸党。这不过是疥癣之疾,何足挂虑?二位丞相所言极是,朕岂会不知?但朝廷诸事,都有首相代朕操劳,自然可行,哪里会有阻滞不畅的忧患?朕即便临朝,也不过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罢了,又何必在口舌上争辩不休呢?”
君臣正在谈论国事,午门官启奏:“终南山有一位炼气士云中子求见陛下,有机密事情,不敢擅自朝见,等候陛下旨意定夺。” 纣王心想:“文武大臣们还抱着奏章等着呢,不如宣这位道士进来,与朕闲谈一番,也省得百官议论纷纷,还能免去朕拒绝劝谏的名声。” 于是传旨:“宣云中子进见。”
云中子进入午门,走过九龙桥,沿着大道,宽袍大袖,手持拂尘,飘飘然稳步走来。他的模样十分齐整,只见:
头戴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两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鞭绦王母结。脚蹬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砂一点血;一心分免帝王忧,好道长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