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让宝钗家的仆人进来,相互问了好,接过书信。她让仆人去喝茶,随后打开宝钗的来信,只见上面写道:妹妹我生辰不佳,家运艰难,姐妹孤单,母亲年迈。再加上恶言恶语,从早到晚不停。更遭遇惨祸飞来,仿佛疾风骤雨。深夜辗转难眠,愁绪难以排遣。我们情同手足,你能不为我感到怜悯吗?回想起海棠诗社成立之时,正值清秋,大家赏菊吃蟹,同盟之人欢聚融洽。还记得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的诗句,怎能不感叹我们如同那坚守冷节、遗世留香的秋菊。有感而发,聊作四章,并非无故哀叹,而是以长歌代替痛哭罢了。
悲叹时序更替啊,又到了清秋时节。感慨家道不幸啊,独自承受离愁。母亲健在却难消忧愁,用什么才能忘却烦恼?无法解忧啊,我的内心烦躁不安。第一章。
阴云密布秋风萧瑟,在庭院中踱步,霜打的树叶干枯。该何去何从啊,失去了往日的欢乐。静下心来思量,痛彻肺腑!第二章。
鲔鱼有深潭栖息,仙鹤有桥梁可依。鳞甲类动物潜藏起来,鸟类的羽毛多么修长!挠头询问,前路茫茫,天地广阔,有谁知道我长久的悲伤。第三章。
银河明亮寒气侵袭,月色横斜漏壶的水快要滴尽。忧愁满怀引发我的哀伤吟唱,反复吟唱寄托给我的知音。第四章。
黛玉看完,心中满是伤感。又想:“宝姐姐不把这信寄给别人,单单寄给我,这也是惺惺相惜的情谊啊。” 她正沉思着,只听到外面有人问:“林姐姐在家吗?” 黛玉一面把宝钗的信叠好,一面回应:“是谁呀?” 话刚问出口,就见几个人走了进来,原来是探春、湘云、李纹、李绮。众人相互问好,雪雁倒上茶,大家喝着茶,闲聊了起来。因想起前年的菊花诗,黛玉便说:“宝姐姐自从搬出去后,来了两回,如今干脆有事也不来了,真是奇怪。我看她到底还来不来咱们这儿。” 探春微笑着说:“怎么会不来呢,迟早是要来的。如今是他们家嫂子有些脾气,姨妈上了年纪,又有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宝姐姐操持一切,哪还能像以前那么清闲呢。” 正说着,忽然听到一阵呼呼的风声,吹落了许多树叶,打在窗纸上。过了一会儿,又飘来一阵清香。众人闻着,都说:“这是从哪儿来的香风?这是什么香味?” 黛玉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