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陕西大国的长安城,那可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宝地。从周、秦、汉以来,这里三州之地繁花似锦,八水环绕着城墙流淌,真是名副其实的名胜之邦。当时,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为贞观,此时已经在位十三年,这一年是己巳年,天下太平,八方都来进贡,四海皆称臣。
有一天,太宗皇帝上朝,文武百官齐聚朝拜,礼仪完毕后,魏征丞相走出朝堂,上奏道:“如今天下太平,四方安宁,应当依照古法,开设科举考场,招揽贤才,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以辅助治理国家。” 太宗皇帝说:“贤卿所言极是。” 于是,朝廷立刻传下招贤的文榜,颁布到全国各地。文榜规定,各府州县,不论军民人等,只要是读书的儒士,精通文义,在科举的三场考试中表现优异者,都可前往长安参加应试。
这文榜传到海州,有一个人叫陈萼,表字光蕊。他看到文榜后,立刻回到家中,对母亲张氏说:“朝廷颁布了黄榜,诏令开设南省科举,考取贤才。孩儿我打算前去应试。倘若能谋得一官半职,便能显扬双亲,光耀门楣,封妻荫子,这是孩儿的志向。所以特来禀告母亲,我要前去长安。” 张氏说:“我儿是读书人,‘年幼时努力学习,长大后施展抱负’,本就该如此。不过去参加科举,路上一定要小心。倘若得了官职,要尽早回来。” 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拜别母亲后,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到了长安,正赶上科举考场大开。光蕊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毕后中选。在廷试中,他又呈上三篇对策,得到唐王御笔亲赐状元之名,随后跨马游街三日。没想到,游街游到丞相殷开山的府门前时,丞相有一个女儿,名叫温娇,又名满堂娇,尚未婚配。此时,她正在高结彩楼,通过抛打绣球的方式卜选夫婿。恰好陈光蕊从楼下经过,小姐一眼就看中光蕊人材出众,得知他是新科状元,心里十分欢喜,便将绣球抛下,正好打中光蕊的乌纱帽。紧接着,一阵笙箫细乐响起,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挽住光蕊的马头,将这位状元迎进相府成婚。丞相和夫人随即出堂,请来赞礼的宾人,将小姐许配给光蕊。二人先拜了天地,夫妻对拜完毕,又拜了岳父岳母。丞相吩咐安排酒席,大家欢饮了一整晚。
次日五更三点,太宗皇帝驾坐金銮宝殿,文武众臣上朝。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