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向刘备献上计策说:“曹操所惧怕的人是袁绍。袁绍盘踞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各郡,拥有百万军队,文官武将众多。如今为何不写信派人到他那里求救呢?”刘备说:“袁绍过去和我没有往来,如今我又刚刚打败他的弟弟,他怎么肯相助呢?”陈登说:“这里有一个人和袁绍家三代都有交情,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封信送给袁绍,袁绍一定会来相助。”刘备问是谁,陈登说:“这个人是您平日里十分敬重、屈尊结交的,怎么忘了呢?”刘备猛然醒悟说:“难道是郑康成先生吗?”陈登笑着说:“正是。”
原来郑康成名玄,他勤奋好学、才能出众,曾经跟随马融学习。马融每次讲学,都设置红色的帷帐,前面聚集着学生,后面排列着乐妓,侍女在左右环绕。郑玄听讲三年,眼睛从不斜视,马融对他感到十分惊奇。等到郑玄学成回家,马融感叹道:“能够领悟我学问精髓的,只有郑玄一人!”郑玄家中的侍女都通晓《毛诗》。有一个侍女曾违背郑玄的心意,郑玄让她长跪在台阶前。另一个侍女开玩笑地对她说:“‘胡为乎泥中?’”这个侍女马上回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可见其家风的文雅。在桓帝时期,郑玄官至尚书,后来因为十常侍之乱,他弃官回乡,居住在徐州。刘备在涿郡的时候,就曾拜他为师,等到担任徐州牧,还时常亲自到他家请教,对他特别敬重。
当下刘备想到这个人,十分高兴,便和陈登一起亲自到郑玄家中,求他写信。郑玄慷慨地答应了,写好一封信,交给刘备。刘备马上派孙乾连夜带着信前往袁绍那里投递。袁绍看完信,暗自思量:“刘备攻灭了我的弟弟,本不该相助,但郑尚书郑重托付,我不得不去救他。”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讨伐曹操。
谋士田丰说:“连年兴兵,百姓疲惫,仓库没有积蓄,不能再发动大军。应该先派人向天子献上捷报,如果不能通报,就上表称曹操阻隔了我们向天子进贡的道路,然后派兵驻扎在黎阳。再在河内增加船只,修缮武器,分别派遣精兵,屯扎在边境。三年之内,大事就可以平定。”谋士审配说:“不是这样。凭您的英明神武,加上河朔地区的强大实力,起兵讨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拖延时间呢?”谋士沮授说:“制胜的策略,不在于势力强大。曹操法令严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