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的老宅并不在市中心,而是距离市中心稍远一些的城中村。
这里因为临近市中心,又有大量的本地人居住,并且保留了宗祠和一些古建筑,因而没被房地产开发的趋势所吞没。
当地人抗拒拆迁,当年政府规划下来,多次派人和村里的老人协商,后来又让开发商自行前来劝说,想用金钱攻势让村民就范,却不想适得其反。
同意拆迁的人漫天要价,不同意的人以命相搏,最终拆迁事宜谈不拢,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时代的发展不可阻挡。
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并迅速向城市周边辐射开来,周边土地急剧减少,土地价格上涨,房价跟着不断翻番。
等村里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城市的发展所忽略了。
村里人也有了分歧,有人开始同意拆迁,并且越来越多。
村长没办法,只能让大家一起协商投票,最后同意拆迁的占了大部分。
但最后还是没有拆成,因为村民的要价太高了。这里临近城中区,人口又多,周边的房子早都是有价无市了。
可是房子虽然没拆,土地却是已经全面征收完成了,以前的农用地上面早就是街道和房子了。
农民没了地种,就当不成农民了。
这也是政府征收的策略,想着先征收土地,毕竟靠种地,几辈子也发不了财,农民大多数都是会同意签字的。
等地一收,农民无地可种,手里又有了钱,那不就有钱又得闲,要去消费了吗?
最起码得买车吧?可是村子里路又不宽,没地方停车啊。周边配套设施也都完善统一管理了,村子里买东西都不方便,出去不方便,连小孩读书都不方便。
这时候村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就淡了,有些人还没谈拆迁,就想着搬走了。
可是事与愿违,政府低估了村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而城市发展不可能原地等谁,于是阴差阳错的,村子被保留了下来,修了水泥路,扩宽了街道,把原来的村只保留了名子,实际上已经划归城市管理。
而这个叫做程家村的地方,曾经被称为城市化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今也逐渐融入了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