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颂祁笑起来,“你是上门给人做媳妇的,又不是来娶我的。”
丁熹哼了一声,说的好像她卖给了他家一样。
他闭着眼,抬手摸索着,掐了把她的脸,“行了,你别想了,我给你准备就成,你好好弄你学校的事情就成,反正我知道老头他们喜欢什么。”
“这东西是不是行了,要多少分钟来着?”
“十五分钟,这才过了五分钟而已,你别乱动。”
丁熹回到学校忙活了将近一个月,他们在青年报纸的板块才成功面世。
因为文章都是系里同学去年一年在校学习后的所思所想,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而且大胆地写了很多这个时期的敏感问题,比如包产到户到底是该支持还是该批判,按劳分配到底有没有问题等,所以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
影响进一步扩大以后,报纸板块也得到了系里的支持。
出到第三期,已经不再需要学生自己油印,而是由系里来打印。
青年报a大中文系那处两个月出一期,第三期出完,刚好到了八月开始放暑假。
而从第四期开始,报纸板块也不再由他们这一级学生主办,而是变成了系学生会领导下的各年级合办。
如此,丁熹他们也就没有办第一期的时候那么忙了。
出了报纸的第一期,刘冠英立刻就去买了,买了厚厚的一沓,不仅拿去了厂子里跟人炫耀,下班回来,也会坐在院子门口,来一个邻居就跟你唠两句,然后借机给人看看她闺女办的报纸板块,上面还写的丁熹的名字呢。
丁熹回家一墙的报纸,她不自在的抓了抓脸,这有点太夸张了。
她放下书包,出去将刘冠英拉了回来,刘冠英手里还抓着最新一期的报纸,“干啥啊,隔壁胡同那姓刘的就快要回来了,昨天她还在我面前炫耀她儿子干啥干啥的又被领导夸了,我非得把你这报纸怼在他面前不成。”
丁熹坐下,伸手敲了敲桌子,“刘冠英同志,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啥事啊。”
“我后天跟徐颂祁去他家里了,他爷爷总说想见见我。”
刘冠英愣住,“去老首长家里啊。”
丁熹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