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永帝见上官暄走进来,有些无奈的指着桌子上,地面上,散落各处的奏折。
“你自己看看吧!”
折子?参他的?
上官暄弯下腰,捡起来最近的一本查看。
当他看清上面内容之后,瞬间面沉似水。
原来不是参他的,是参雁舟舟的。
有人说雁舟舟没有和上官暄成亲,不该被称呼为太子妃,更加不该堂而皇之的,住在太子府。
有人说,雁寒山先暗杀了先皇后木桃清,后来又射杀了明阳郡主,如此大逆不道,罪犯欺君,理应连坐九族。
所以雁舟舟没资格做太子妃,应该依法论罪,最轻也该贬斥为官奴。
还有人说,雁舟舟既然拥有蚩尤环,那就是公主上官晴,陛下应该恢复其真实身份。
其中最让上官暄感觉不安的,是有人说雁舟舟以上官晴的身份,和亲南滇,此刻不该出现在黎国,应该将她立刻送还给南滇太子。
也不知道这些官员,是如何知道这些细节的。
上官暄自己肯定不会将雁舟舟和亲的事儿散布出去。
上官暄相信,琴相濡也不会说。
那么这些官员是从何处听说的?难道是从鱼战鳌手下人口中听说的?
上官暄心中叹口气,觉得眼下不是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
摆在面前的困难,是让雁舟舟如何从这些堆叠成山的奏折中,脱身而出。
佑永帝看向上官暄,开口道:“你看见了,一百本奏折,得有八成以上,是在说雁舟舟的。雁舟舟的事儿,不能再拖了。”
上官暄蹙眉道:“之前鱼战鳌颠覆朝纲,大军压境的时候,不见他们如此积极,去想对策。如今大局已定,天下太平,他们倒是一个个蹦出来,找别人晦气。父皇,黎国这一次的内忧外患,没有一处,不是受到舟舟的帮忙,才顺利脱困啊。朔望城地龙翻身,雁鸣关大军压境,风陵关将士中毒,风陵六城失守。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因为有舟舟在帮忙,我们才能转危为安。如今他们怎么能说出,让她去为官奴这种话?”
佑永帝平静的回应:“因为百官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而你,又不能把事实真相,告知百官。难道你要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