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何雨柱讲述自己租车,带着人顶着烈阳,踩自行车前往新安公社的事。
他讲的很仔细,重点讲述这趟出差公干的不容易。
陪新安公社的领导喝酒后,才知道要去县里请示干部,去了县里又得去市里。
为了说服官方领导,他拿四九城市纪委的文件背书,又查询了很多官方报纸,找寻资料,为找领导索取政策支持做准备。
大家伙听的很投入,特别是在何雨柱说起,他用官方支持地方与地方调配资源这个理由,说服保定市领导干部的时候,大家伙都被他的大胆想法震惊了。
要知道,现在全国都是计划经济,只有少量物资允许就近采购。
跨省采购属于计划之外的工作,认真算起来,属于违规。
地方与地方之间调配资源同样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大家伙都不支持何雨柱的工作,因为这事本身就违规了。
等到市计委出具政策许可文件之后,何雨柱要推行的工作才合法合规。
但现在何雨柱竟然说,官方支持地方与地方调配资源,等于扭转了官方之前定下的计划政策,这是非常大的政策转变,不是开玩笑的。
“何主任,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有领导问话。
“我当时收集了很多报纸上的信息,现在我手里没有报纸,给大家念几条。”
拥有超级大脑的何雨柱,对看过的内容过目不忘,脑海中随时可以调出报纸上的内容。
当即,他挑选了几节报纸上的内容,念给众人听。
大家伙听着,若有所思。
他们都是轧钢厂的领导干部,经常写材料,看材料,政策敏感度远远超出普通人一大截。
听着何雨柱念出来的内容,确实有领导听出了报纸文章上的弦外之音。
“何雨柱同志很善于发现机会啊,换做另外一个人来,肯定不行。”
“那可不,报纸放在我面前,我也想不到。”
“这个活确实只有何雨柱能够完成。”
大家伙纷纷称赞,表示自愧不如。
随着何雨柱继续讲,大家伙都知道他和保定市的市长书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