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王主任处理过太多家庭矛盾,邻里矛盾。
甭管什么矛盾,最终都会落在钱上。
找准矛盾的源头,就是看钱从哪儿来,流到了哪儿去。
谁掏的钱,谁吃亏了,谁获利了。
这个工作思路,让王主任从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干到如今的副处级干部,无往不利。
何大清和易中海都不吭声。
“既然你俩都同意,那各自用纸条写下一个数,能对上,咱们就算谈妥了。”
王主任继续推动。
提到钱的事,不反对就是默认,这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何大清和易中海各自在纸条上写下一个数字,同时打开。
何大清的纸条上写着1000。
易中海的纸条上写着200。
何大清气笑了。
易中海脸色很黑。
“我看这事不用谈了。”
何大清很恼火。
两百块钱,当他叫花子呢。
他宁可不要两百块钱,选择抡易中海几拳解气更痛快。
一大妈则开口,说自己身体不好云云,意思易家的积蓄也不多,拿出太多钱很为难。
王主任知道有戏,从中斡旋。
按她所说,这事是典型的民事纠纷,其中人情关系复杂,不至于送易中海去坐牢。
就算真能把易中海送去坐牢,对于轧钢厂也是一大损失,轧钢厂领导不会同意。
何大清也有顾忌,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确实给了何家兄妹救济粮,甭管他们出于什么心理,给了就是给了,何家兄妹吃了,总不能放下筷子骂娘。
把事儿绝了,院里人怎么看。
几轮磋商,赔偿价格定在五百,双方都能接受的金额。
“王主任,要是我赔了钱,能不能免了组织处罚?”
易中海希冀问道。
“绝对不行!”
不等王主任回话,何大清抢着说:“组织处罚必须执行,哪怕不要五百块钱的赔偿,我也要求对易中海执行组织处罚。”
钱很重要,名声更重要!
何大清心里明白,不送易中海去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