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书斋投稿的事情楚清音暂时没有打算的,一来是自己的文采不够,总不好照抄前辈们的文章吧?
这不大道德,偶尔的借用几句诗句还好,大篇幅的直接搬来用,已经不符合主流思想了,良心上有点儿过不去。
曾经有段时间流行诗词流派,穿越前辈靠着诗词走向人生巅峰了,现在对作者的道德都提高了,别总是用前辈的, 这条路被堵死了。
二来是她没读过书,写字儿也不行, 认识几个字儿还好,真的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来,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文采,没法解释的。
所以楚清音不打算和书斋合作,倒是可以买点儿启蒙的书本给大家背一背。
时辰不早,他们顾不上去逛街,抓紧买了点儿糖果点心,小孩子喜欢的玩具,还在小摊上给慧慧买了各种颜色的丝带,首饰现在买不起,几文钱的丝带足够哄孩子了。
“对了,咱们找个大夫带着回去吧,给你母亲看看病,她现在虽然不发疯了,可是精神还是不正常,镇子上的大夫信不过, 县城里的大夫医术更高一些的。”
“找大夫?”
“嗯,问问人家大夫愿不愿意走一趟吧。”
“好,我去问,谢谢你阿音。”
“没事儿,都是一家人。”
楚清音不说做什么绝世好媳妇儿,可是该她赡养的责任她会尽量做到,而且秦里正虎视眈眈的,总盯着自己家,她觉得若是不孝顺婆婆, 会有不少麻烦的。
很多人都爱站在道德制高点儿上来要求别人,却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她还没有做到完全抛弃道德,不能不管那疯婆婆。
大夫倒是答应了去走一趟,但是出诊费就要一两银子,只是把脉,不算药钱,不是一般的贵呢。
裴言礼答应了,大夫带着一个药童,两人都有骡子代步,方便出诊,只是这么远的村子大夫没有去过。
老大夫年纪大了,坐在马车里,药童和车夫一起坐在车辕上,骡子跟着马车走,抓紧时间出城,连夜还能赶回到家里的。
家里都是孩子,还有个不稳定的疯婆婆,他们俩都放心不下,不敢在外面过夜。
路上,老大夫问起疯婆婆的病,先了解一二,只是裴言礼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