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寅时的更漏声还未散尽,金銮殿内龙涎香的浓郁气息已熏得人头晕目眩。
靳斯南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目光在殿内群臣身上游移。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就在这时,宋丞相捧着玉笏缓步出列,声音浑厚如钟,震得梁上积灰簌簌而落。
“臣请重修惠妃陵。”
靳斯南的指尖突然一颤,玉佩竟传来一阵灼热的触感,仿佛在警告他什么。
宋丞相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几分沉重与忧虑。
“礼部上月奏报需白银八十万两,然老臣近日查得——”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将眼底的笑意掩藏,紧紧皱起眉头,一副忧思的模样。
“李尚书督造的献陵地宫,青砖竟用糯米灰浆充数。”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群臣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李尚书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贴地面,声音颤抖。
“陛下明鉴!臣……臣怎会做出此等下作之事?定是有人污蔑老臣!”
靳斯南的目光死死盯着跪倒在地的李尚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的烦躁感愈发强烈。
他猛地一拍龙案,声音冷厉。
“李尚书,你还有何话说?”
李尚书抬起头,浑浊的眼球爬满血丝,手脚并用地向前攀爬了两步,声音嘶哑。
“陛下明鉴!当年臣……臣可是为您立下汗马功劳,怎会做出这等事?定是有人陷害老臣!”
“放肆!”
靳斯南的怒吼声打断了李尚书哆哆嗦嗦的话语,震得殿内群臣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颜。
无人看见,他腰间的玉佩突然裂开一道细纹,一缕金雾悄然飘向宋丞相腰侧布袋中的清心玉。
就在这时,殿下跪着的户部侍郎突然梗着脖子,声音洪亮。
“臣附议丞相!北疆军饷亏空百万,请陛下彻查兵部!”
像是点燃了爆竹引线,十几个佩戴同样布袋的臣子接连出列,纷纷高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