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谈判,气氛比上午更加紧张和胶着。鼎盛资本的三人显然回去后进行了紧急磋商,再次出现时,脸上虽然依旧带着笑容,但眼神中的精明和算计却更加明显。
双方围绕着股权比例、一票否决权的具体范围、对赌条款的细节以及陈凡新提出的“创始人优先回购权”等核心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小时的拉锯战。
鼎盛资本那边寸土不让,试图在每一个细节上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并尽可能地限制陈凡的权力。那位法务总监更是将合同条款研究得极其透彻,言辞犀利,逻辑严密,不断地提出各种修改意见和替代方案,试图在文字游戏中占据上风。
而陈凡和林浩律师则配合默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陈凡继续扮演那个“珍惜羽毛、看重文化传承、对资本运作不太懂但有自己底线”的创始人形象,不断强调“雅韵轩”的特殊性和社会价值,博取同情,守住核心利益。林浩律师则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见招拆招,据理力争,在法律层面上将对方的各种“陷阱”一一化解,并坚持将保障陈凡权力的条款写入协议。
【读心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凡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对方三人在谈判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底线所在以及他们内部的分歧。
比如,他感知到张伟其实对某些过于苛刻的条款也心存疑虑,担心逼急了陈凡会导致合作彻底谈崩,影响他的业绩。而那位投资经理则更关心项目的财务数据和退出路径,对控制权的具体细节不太在意。只有那位法务总监,似乎是鼎盛资本内部的“鹰派”,始终坚持要最大限度地掌控公司,防范一切对投资方不利的风险。
利用这些信息差,陈凡和林浩律师巧妙地调整着谈判策略。在某些非核心的条款上做出适当让步,以换取对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妥协。同时,他们也敏锐地抓住了对方急于拿下“雅韵轩”这个“优质项目”(尤其是在与故宫合作后)的心理,不断强调项目的稀缺性和潜在价值,提升自己的谈判地位。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博弈,双方终于在傍晚时分,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框架协议。
最终的方案是:
鼎盛资本投资五千万人民币,获得“雅韵轩”公司百分之五十五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