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师流产这件事情,在老赵的家人里反应是不一样的,赵琴两口子的想法是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既然来了,就应该留下来,人家本人不愿意留,也就不好多说什么。赵梅的反应就强烈一点,以为半路夫妻,有个孩子,两个人的关系会更加稳固一点,再加上和诸葛青的对比,心里就不自在,而且,做手术的时候,任老师还自作主张,赵梅就很是气恼,就把心里的不愉快带到了脸上,但并不影响对任老师的照顾有加。怡宁想的却是如果万一再生个孩子出来,他爸的日子就不知道怎么过了,这家可就乱套了。
反应最大的是老赵。第一个是没有想到。按理说,两个人的生活是很规律的,也很小心的,发生这种意外的概率极小。第二个还是没有想到,任老师竟然不打招呼,自己做主,就这么处理了,而且,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为了带小石头回来。但鉴于目前两人的状态,还真说不出个理由来。所以,老赵的心里对这种意外中的意外,就不是五味杂陈,而是百感交集了。
没有人知道,在老赵的内心深处,对孩子是有执念的。这种执念,既有男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也有为人子延续生命的使命感,更有让自己的后辈人丁兴旺的想法。但在老赵成为人子、人夫、人父所处的年代,这种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这个执念再深,也只能深深地埋入心底,一点涟漪都不敢泛起的。但不说,不实施,不等于没有这个想法。
老赵有这种想法,由来已久。少年时代的他,不只是亲眼目睹了那些没有儿子的乡邻们对生儿子的执着,而且亲身经历了缺少男丁对一个农村家庭的重压。村里不只一对夫妻,宁肯让扒房牵牛,也要偷生,一对夫妻连生了五个姑娘,不只是挖了地道应对,而且还有了借种的传说。另一对夫妻的女方,竟在连在三胎女孩后,在野地里喝了农药,上过小学的她留下的纸条上竟然是没脸活着,让老公再娶,一定要生个儿子……
而在老赵的大家里,缺少男丁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在老赵当兵以前,家里能挣全工分的只有父亲。后来,自己能干活了,刚开始却连同龄的女孩工分都挣不上,可以说倍受歧视。
所以,在老赵的骨子里,有多子多女的想法是有错综复杂的背景原因的。
虽说是后来离开了乡村,男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