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几家的长期订单,带领着村里几个老实本分的大娘一起开了个手工果脯坊,热热闹闹的办起了一个小厂子。
她挣钱的能力强,村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前的闲言碎语,全都变成了一片赞美之词,就连一直不待见她的许老太,也开始再一次的有意示好,想分一杯羹。
许云苓又不傻,她这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她有一套自己的筛选标准,当即拒绝了走后门的关系户。
果脯厂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不懂得打点,曾经得罪过当地的地头蛇,李松青替她出面,同那些人交涉了一番,交了点保护费,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放过了他们。
许云苓还没来得及舒口气,这大雍的局势突然有了几丝变化。
这两年来,因为这果脯厂的缘故,许云苓要经常的跑来跑去,谈生意拉拢客户,算是对当今的形势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她再次听到了宋怀山的消息。
去年还在禁足期的宋怀山,没过几月,便被一道圣旨,派往云水城剿匪,这差事算不上什么好差事,云水城向来民风彪悍,当地匪寇之间的势力盘根错节,有些甚至还同当地官员有所勾结,宋怀山的势力又不在那,他这次去别人的地盘上剿匪,相当于是羊入虎穴,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然而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国公世子,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剿清了所有的匪患,还揪出了好几个贪污腐败的官员,其中还牵扯出了几位京官,三皇子湘王更是因此事受到了牵连,被陛下唤进宫来当着众皇子的面斥责,颜面大大受损。
宋怀山闹出的这一动静,惹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他也很快官复原职,重新得到重用。
京都朝堂的动荡,对于青石镇这个偏远之地影响是很小的,然而,许云苓却还是发现了些许不对劲。
首先就是物价的飞涨,她的粉饺摊用的原材料,比如糙米、木耳、香菇等都已经翻了好几番,糙米再贵的时候也没超过十文一斤,然而连续几月下来,糙米的价格一度涨到了二十文一斤,白糖更是贵得离谱,远远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
这种异常情况引起了她的警惕心,物价飞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又十分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