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这天命仍归于我大魏!”
“今日公若能迷途知返率军以礼来降。”
“我表奏大魏天子对尔也不失封侯拜相之位。”
这时王朗说着又向前打马走了几步。
放低些声音说道。
“我大魏陛下对公之才华也是十分敬重。”
“此次让我前来,就是想把此话带给孔明。”
“你若来降我陛下可任你为我大魏丞相之职,总揽朝政大权,并封你为琅琊王世袭罔替,此仍天大之富贵,阁下三思?”
诸葛亮没有急着反驳王朗。
而是脸带轻笑的看了一眼正骑马持棒跟在他身边的刘禅。
那意思好像在说。
小子你以后对我好点,勤上朝勤理政,别老贪玩气我,看到没有人家有人出高价挖我!
王朗看诸葛亮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拒绝。
而是看向一旁的这位金甲大将。
心中一喜。
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谁说此人威武不屈、富贵不能动其志,在他王朗看来那是开的价码不够高。
这一提出给丞相之位,封王、世袭罔替。
他诸葛亮也要动心、慎思之!
其实在王朗在洛阳朝堂之上提出要随军出征之前就已想出如此计策。
所以在朝堂众人劝阻之时他才坚持一定要随军出征。
他虽在年事已高之后以文职为主。
可也看的出关中局势已经糜烂不可收拾。
动以刀兵已法挽回局势、那就只能想以他法,以高官厚禄诱之。
当年他归顺曹操不也是为了更好的家族发展才来的吗。
当天王朗在大将军曹真离开之后就觐见曹睿讨得了为诸葛亮封官许愿的诏书。
他王朗又怎会不知只凭口舌之争怎会说动对方投降,重利诱之才是他的杀手锏!
如此王朗才执意来到前线。
想要一战成名!
要能劝降诸葛亮那是多高的功绩!
这时的王朗看到诸葛亮听到自己此话看向一旁的金甲大将。
心说此人必是诸葛亮心腹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