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朝会结束后,弘历立刻传召鄂尔泰、张廷玉等军机大臣以及户部尚书海望、工部尚书鄂尔奇到乾清宫议事。
不多时,一众人步入乾清宫。
弘历率先落在海望身上,语气温和说道:“海爱卿,如今国库充盈,实乃我朝之福。
近年来各地借助报纸发行收益,对地方道路进行了部分修缮。然而当下商贸发展迅猛,现有道路运力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不仅货物运输受阻,还极大地影响了军情传递与政令推行的效率,这无疑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构成了阻碍 。”
弘历微微前倾,语气愈发严肃:“朕决定设立交通局,隶属户部,负责国内交通道路的规划、建设与维护。
你务必全力筹备此事,联合工部、兵部等部门,制定出详尽可行的方案。今年,务必要完成直隶省及周边省份道路扩建、驿站条件改善工作。”
海望听闻,立即“扑通”一声跪地。
“臣领旨!定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圣恩!”
弘历微微抬手,语气温和:“爱卿请起。”
待海望起身站定,弘历目光再度落在海望身上,神色恢复如常,吩咐道:“海爱卿,且将内务府这两年收支详情如实奏来。”
海望早有准备,从容从袖中取出账本,上前一步,条理清晰地回禀:“陛下,内务府过去两年累计采购火枪及弹药耗费1300万银元,特勤局、国安局等花费600万,内务府人员支出200万,过去一年采购火炮及弹药花费2200万。
皇家一号公司收入1400万银元,经核算,扣除各项支出,今年内务府还剩2200万。”
弘历听完,心下默算一番,目光缓缓落在鄂尔泰身上,关切问道:“鄂爱卿,如今我大清军队武器装备换装进展如何?”
鄂尔泰身姿挺拔,迅速出列,双手抱拳,声音洪亮:“回禀陛下,过去几年火枪公司产能逐年提升,截至去年年末,大清六大集团军已全部完成新式火枪换装。
而新式火炮由于制造工艺繁杂,且去年优先保障水师供应,目前仅第一集团军完成火炮换装。”
弘历微微点头,手指轻敲龙椅扶手,思索片刻后指示:“水师肩负海防重任,优先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