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赞誉之词,还发表了一系列深度报道,讲述“皇家御酿”背后的故事。
一篇题为《宫廷秘酿现世,“皇家御酿”引领京城风尚》的文章中写道:“‘皇家御酿’,承载着数百年的宫廷酿酒技艺,每一滴酒液都凝聚着酿酒大师的心血。
从原料的精挑细选,到酿造过程的严格把控,再到陈酿的精心呵护,无不体现着皇家品质。
如今,这款昔日仅供皇室享用的美酒,走入寻常百姓的视野,成为京城乃至全国酒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些报道一经刊发,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原本就对“皇家御酿”充满好奇的百姓,通过中华日报的宣传,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渴望品尝的愿望愈发强烈。
而那些尚未参与品鉴会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被报道中的内容所吸引,纷纷与皇家一号公司联系,表达购买意向。
随着一场场品鉴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华日报的大力宣传,“皇家御酿”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荣获“大清第一酒”的美誉。
这一称号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皇家御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让皇家一号公司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源源不断的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皇家一号的生意愈发红火。
1738年十二月底。
养心殿内烛火跳动,弘历正审阅着各地呈来的奏章。
海望匆匆赶来,将皇家一号公司“皇家御酿两个多月销售额达290万两,扣除成本和税务80万两,盈利210万两!”的账本呈到御案上。
弘历放下手中朱笔,目光落在账本上,龙颜大悦,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海望,此次皇家一号能取得这般佳绩,你与卢继光功不可没。”弘历靠向椅背,声音中透着几分欣慰。
“这‘皇家御酿’不仅打响了名号,充盈了国库,还让天下人见识到我皇家推动商业革新的决心。”
海望赶忙跪地,恭敬说道:“全赖陛下圣明,运筹帷幄。
从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纳税之策,到对御酿炒作的巧妙布局,才有了今日的成绩。微臣与卢继光不过是奉命行事。”
弘历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