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47章 新式火炮(1/4)
    1738年九月下旬,京城郊外校场寒风呼啸,卷起阵阵黄沙。

    弘历的銮驾华盖高耸,四匹白色御马昂首挺立,喷吐着团团白气。

    军机大臣鄂尔泰、张廷玉、傅鼐等人身着锦鸡补服,腰间的和田玉佩随着步伐轻轻相击。

    神色凝重地望着校场中央那三门泛着冷光的新式火炮,红绸已被揭开,露出精钢锻造的炮身。

    兵部要员们手持文簿,纸张在朔风中哗哗作响,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固在这即将改变战场的利器上。

    大清现有的火炮主要分为三种:红衣炮、子母炮和冲天炮。

    红衣炮通常用于远程轰击城墙或密集敌军,子母炮则用于速射压制步兵、骑兵,冲天炮通过高抛轰炸掩体目标。

    一般来说,红衣炮填装时需十余名炮手协同,一刻钟方能施放一两次,五百步外便如强弩之末。

    号称\"轻骑伴侣\"的子母炮虽然灵动,熟练的炮手每五分钟能发射1发,但四百步外威力锐减。

    冲天炮虽能曲射攻坚,但仅能发射三百步左右,射速也差强人意,熟练的炮手每三分钟能发射一发,常令炮手暴露于敌军箭矢之下。

    清朝现有的火炮除了射程射速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工艺材料也相对落后,不少炮手死于火炮炸膛。

    在这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洪流中,这些从明朝传承下来的火炮已远远落后西方诸国。

    戴梓一袭青色长衫立于新式火炮身旁,这位年过五旬的火器专家眼神专注而坚毅。

    随着他一声令下,新式红衣炮率先发出怒吼。炮弹如黑龙腾空,两千步外的靶标瞬间被火海吞噬,震天动地的轰鸣让大地为之颤栗。

    这尊减轻了十分之一的战争利器,正以每两分钟一发的惊人射速,宣告着火炮新时代的来临。

    子母炮的试射更令人瞠目。八百步外,弹如雨下,每一发炮弹都在地面上绽放出死亡之花,轻了五分之一的炮身,射程却翻了一倍有余。

    新式冲天炮的五百步外精准打击,更将攻城拔寨的效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试射结束后,弘历走下銮驾。他抚摸着尚有余温的炮管,赞许道:\"戴爱卿此炮,真乃国之利器!不知每月可产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