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里面,已经印刷好的报纸堆积得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墨香。
鄂尔奇站在堆积如山的报纸前,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他来回踱步,仔细检查着每一份报纸的质量,不放过任何一处瑕疵。
“这可是皇上的心血,也是改变大清的契机,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低声自语,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此时,汤之旭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清单。
“鄂大人,运往各地的驿站马车已经备好,首批报纸即刻就能启程。只是……”
他微微皱眉,面露难色。
鄂尔奇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有话直说,此时可不是吞吞吐吐的时候。”汤之旭犹豫片刻,说道:“有几个地方的驿站官员,听闻要运送这些报纸,诸多推诿,不愿配合,还放出话来,说这报纸来路不明,怕是会惹祸上身。”
鄂尔奇脸色一沉,怒哼道。
“糊涂!皇上御批的事,他们竟敢阳奉阴违。即刻派人传我的话,若不配合,按抗旨论处!”
汤之旭领命而去。
鄂尔奇望着满屋子的报纸,心中清楚,推行报纸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可他早已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少阻碍,都要完成皇上交代的使命。
与此同时,中华社外人声鼎沸,密密麻麻的百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像在探寻稀世珍宝,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不多时,一群小孩如欢快的小鹿般,蹦蹦跳跳地拿着报纸从报社跑出来。
他们站在热闹的大路旁,奶声奶气却又格外卖力地大声叫卖:“卖报卖报,《中华日报》50文一份嘞!”
那清脆稚嫩的嗓音瞬间穿透嘈杂,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中华社门口众人很快将孩子们团团围住。
听到“50文一份”,一些百姓不禁咋舌,纷纷摇头。
在他们看来,50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能买不少粮食,实在舍不得花在这不知所谓的报纸上。
不过,对于那些家境殷实的有钱人来说,这点钱倒算不得什么。
一位穿着绸缎长袍、腰间挂着精美玉佩的中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