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76章 疫苗与酒精(3/4)
专业的学子徐寿,凭借对显微镜的精通和扎实的微生物学知识,很快成为了团队的中流砥柱。

    在徐寿的带领下,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从酒中提取出了关键物质。

    然而,初始提取液杂质繁多,效果极差,面对这一难题,徐寿没有丝毫退缩,带领团队开启了漫长的提纯工作。

    徐寿等人采用改良后的蒸馏设备,一轮又一轮地进行反复蒸馏。

    在每一次蒸馏过程中,都需要精确地调整温度、流速、冷凝时间等参数。

    每一次蒸馏结束后,徐寿都要对提取液进行成分检测和显微镜观察,以判断杂质的去除情况和成分的变化。

    这个过程中,设备故障频发,实验结果也时常不尽人意,但徐寿从未放弃,凭借着顽强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十次的重复蒸馏操作,提取液终于变得相对纯净,曙光开始在黑暗中显现。

    在后续的测试环节,徐寿从极低的添加比例开始尝试,利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微生物在接触不同比例药剂后的反应。

    每一次实验,都记录下微生物的形态变化、活性降低程度等详细数据。

    随着比例的逐渐提高,消毒效果虽有所改善,但始终达不到预期,经过上百次的配比调整和实验验证,徐寿终于发现当提取物质占比达到七成左右时,消毒效果最佳。

    喜讯很快传到了弘历耳中,对参与研发的众人予以丰厚的嘉奖,亲自为新物质命名,将从酒中提取的物质命名为“乙醇”,把调制好的消毒水称为“酒精”。

    随着天花疫苗和酒精研制成功,陈司成、徐寿等清华学子们纷纷赢得太医院医师认可。

    这些老医师秉持传统观念,此前对西洋学问和清华学子充满轻视。

    然而,陈司成筛选牛痘时,用精细分类和反复比对的新方法,打破传统凭经验选取的局限,让选种精准度大幅提升,老医师们虽觉得陌生,却也暗自惊叹。

    徐寿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当那些微小生命清晰呈现,医师们凑近细看,满脸都是震撼与不可思议,心中的固有认知被彻底颠覆。

    一位老医师摘下老花镜,指尖轻触显微镜目镜,仍带着余温,惊叹一声:\"《黄帝内经》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