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房玄龄、杜如晦坐在官署中谈笑风生,曲辕犁带来的耕种热情,让大唐的荒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
“玄龄啊,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竟能取得这样出人意料的成果,真真是意外之喜啊。”
“唉,正则常和老夫抱怨,说曲辕犁的奖赏太低,没有激发出继续研究的兴趣。”
“哈哈哈,正则这孩子的心思啊,总是让人哭笑不得,陛下哪里不知晓革新的重要性,只是这等器具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研发出来的呢。”
“两日后便要出发了,如今朔州边关时不时的便有骚扰,老夫心中还是有些许担心的。”
“玄龄勿忧,药师曾说,正则带兵不拘泥于寻常兵法,颇为灵活机动,
主张以己方的优势,歼敌有生力量,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颇得孙子兵法的精髓,
只是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罢了,保得自身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师父,杜相,你们是在夸我吗?”秦浩刚步入厅中,便听到了对自己的赞美之声。
“徒儿怎地如此晚,为师与杜相茶水都快喝饱了,快坐下吧。”
“师父啊,您老人家是过来人,徒儿这可是新婚啊,正在柔情蜜意之中,扰人清梦可是大罪过,
徒儿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这才脱身而来。您还一点不领情,徒儿感觉很受伤啊!”
“哈哈哈,正则所言极是,是老夫与你师父的不是,希望正则早些有个子嗣,如此才能全心的为朝廷献计献策嘛。”
“是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什么大事能轮得到小子发表意见?
况且再有两日便要出发了,砍脑袋拿军功才是正事,朝廷大事有杜相与师父这等老臣还不够吗?”
房玄龄收敛神情,正色道:“正则,武德年间,荣留王曾主动向大唐朝贡,贞观元年又遣使者入朝,向大唐表示臣服。
陛下对高句丽采取了友好的政策,承认了其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地位,并给予了赏赐和封号。
然则边关来报,其开始在辽东地区修筑长城,不断加强军事防御。陛下得知,心有不安,让领军将领多加关注。
如今,大唐正欲讨伐东突厥,实在没有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