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帝见他们互相维护,关系融洽,并没有因为苏小玉而生间隙,顿时明白是自己想岔了。
太子对苏小玉无意,看似对她维护,实则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合了太子的心意吧。
慧明帝看向苏小玉,眸色沉沉,“苏小玉——”
终于轮到她了,苏小玉一个激灵,赶紧起身,“民女在!”
“你如何证明自己有资格坐在这里?”
苏小玉蹙眉,她如何证明?她也不知道如何证明啊!
于是,她壮着胆子问道:“陛下想让民女如何证明?”
慧明帝一怔,眯起眸子,竟然反问起他来了,她倒是好胆量!
慧明帝思忖,去年中秋宴上见过她弹琴和下棋,想必琴棋书画难不倒她。
于是,他略一思索,说道:“方才有国策一题,你来说说你的见解!”
“民女愚见,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慧明帝看她不顺眼,语气也不好,“你还给朕摆架子不成?那些秀女说得,你如何就说不得?”
苏小玉低头道:“民女遵命。”
她知道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名不正言不顺,早就想到今日或许会有人为难她,她岂会没有准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桑者,衣食之源也,不可不务。故当劝农桑,薄赋敛,使民力有余,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义者,国之纪纲也。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不可不辨。故当兴礼教,明人伦,使民德归厚,风俗淳而天下治。
学堂者,风化之本也。庠序之教,所以明人伦、知礼义也。故当广立学堂,选贤能为师,以教万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当练武备,选将帅,精器械,使兵强而敌不敢犯。
财者,国之所用,不可不节。故当量入为出,开源节流,严禁奢侈,以防民贫而国乱。
刑者,所以惩恶而劝善也。故当明刑弼教,公正执法,使民畏法而不敢犯。
贤才者,国之宝也。故当尊贤使能,广纳群言,以兴太平之业。
如此以崇德安邦、仁政为基为本,则可实现国之长治久安,百姓之安居乐业。”
语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