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 1937 年 10 月份,中华大地上南北同时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大型会战。北方是以晋绥军、中央军、西北军、八路军以及部分东北军、川军等部队为主,与日本华北方面军、察哈尔派遣军进行战略大会战,这场会战决定着未来华北地区的抗战格局。南方则是以上海闸北为中心,中日两军集结百万大军,在淞沪地区浴血搏杀。这两场大战均引起全国关注,它们对于抗战形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由于中日两国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导致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后勤补给等方方面面均严重落后于日本军队。因此在战场上,日本军队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凭借着优势装备,打得中国军队节节败退。
此时在淞沪地区,中日两方均数次增兵,双方围绕着罗店、大场展开殊死搏杀。但是由于日军拥有制海权、制空权,加上其地面部队重火力支援,中国军队防线不断被突破。10 月 28 日,中国军队全部退过苏州河南岸,在浏河、沈家桥、朝王庙、北新泾等地构筑新防线。同时中央军第 88 师留下一个营继续坚守四行仓库,留下“八百壮士”的英雄故事。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正在召见刚从淞沪前线返回的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以及军政部部长何应钦。
“敬之、辞修,这是来自二战区的一份电报,你们看看吧。”蒋委员长说着将一份电报放到桌子上。
何部长率先拿起电报,认真浏览完后递给了一旁的陈总指挥。
陈总指挥接过电报后,仔细浏览,脸上逐渐露出欣喜之色。
“敬之、辞修,你二人看完电报后有何想法?”
何部长先行发言,只见他语气淡定地说道:“委员长,值此全国战局低迷之际,这样的胜利对于军心士气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同时对于代县守军进行嘉奖,以示鼓励。”
陈总指挥刚从前线回来,前线自从反击温藻坝失利、大场失守以来,军心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正是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于是他情绪略带激动地说道:“委员长,我认为我们不仅要大力宣传,而且还要将代县守军指挥官李宏作为抗战英雄,树立典范,从而激励军中将士奋勇杀敌、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