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宣娇接过书信,凑近灯下,只见封面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嫂子和侄儿 亲启”,落款是“阿骧”。
傅善祥趁着杨宣娇打开书信的间隙,解释道:“前番天王派使团去重庆,副使正是萧家二哥。今日萧二哥归来,给你带了这封信。东王看过之后,让我转交给你。”
杨宣娇展开信笺,里面写道:
----
嫂子和有和侄儿好:
近期过得如何?侄儿是不是长高些了,可有听妈妈的话?
自长沙一别,已过两年有余,我心里一直挂念着你们。只是相隔千里,连传信都成了奢望。
我一直带兵打仗,如今已拿下整个四川,还占了汉中府。近期稍得闲暇,恰好二哥来重庆传达天王旨意,便托他带封书信给你们。
嫂子,若在天京过得不顺心,就带侄儿来重庆,我这边正缺女官。嫂子一向精明能干,定能施展才能。
只要你愿意,我会派人来接。当然,需得东王殿下同意,他的旨意我不敢违背。
若有回信,请东王殿下派人送来。
阿骧 甲寅四年六月
----
这书信简短,语言直白通俗,采用横排且配有标点,如同阿骧坐在对面交谈,与杨宣娇平日所见的书本行文方式大相径庭,却很好理解。
杨宣娇看着信,泪水不禁涌出眼眶。终于有人记起她,而非将她遗忘在这清冷的宫中,慢慢枯萎凋零、腐烂成泥。
傅善祥见状,暗自叹息,并未言语。
杨宣娇把信反复看了两遍,突然问傅善祥:“好妹妹,你可知整个四川加上汉中府,究竟有多大?”
傅善祥记忆力超群,回想在东王府看到的地图,当下取来一张白纸,画出中国地图的轮廓,又大略标注出西王府和太平军的地盘。
杨宣娇看了半晌,喃喃道:“这般大,似乎比天国的地盘还大些。”
见傅善祥点头,杨宣娇又问:“阿骧说女子能做官,可是真的?”
西王府每期的报纸以及各种情报,杨秀清都会派人收集,最后归档都经过傅善祥之手。
她处理这类工作极为妥当,每份资料她都会看一遍,无论东王要查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