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秀清听闻萧云骧欲打下西安,再邀他前往,以占所谓王气,不禁微微蹙眉:“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他听谁讲西安有王气的?”
“阿骧麾下有个幕僚叫李竹青,本是个酸秀才,屡试不中。阿骧打下重庆城后,他便加入了西军。”
“此人成天撺掇阿骧北上,打下西安,以应王气。”
“阿骧见九千岁虽未给天王圣旨盖印,却也无法阻止天王派宣诏团到重庆恶心他,便料想九千岁在天京处境不佳。”
“于是想打下西安,恢复其旧名长安,让九千岁去那顺应天命。”
杨秀清听后哭笑不得。他不阻止宣诏团去重庆,也存试探萧云骧的心思,并非挡不住天王。
况且他在天京一言九鼎,谁敢违背?哪用得着去西安顺应什么王气。
如此看来,萧云骧是误会了,但也试探出了他的心思。
然而,坚决不能让西军北上去攻打西安、顺应什么鸟王气。
而要他们尽快东出攻击两湖,以减轻天国因北伐失利,骤增的军事压力。
想到此,他又详细询问宣诏团到重庆后的经历,萧朝富自是知无不言。
得知萧云骧孩子气般故意刁难天王府人员,却礼遇东王府之人,杨秀清心中鄙夷。
他杨秀清在天国权势滔天,满朝文武皆是他的人,军政大权尽在他手。
纵使天王看不惯,又能如何?
萧云骧这种小孩子过家家般的挑拨小伎俩,除了自己出乖露丑,能有何用?
此时殿外夜幕降临,东王府女官们纷纷出来点灯。
杨秀清对萧朝富道:“朝富,你再去趟重庆,传我旨意,让阿骧别去北面应什么王气,即便打下西安,我也不会去。”
“让他尽快出兵攻击两湖,勿生他念。”
萧朝富点头应承,却面露难色。
杨秀清皱眉问道:“有何为难?”
萧朝富小心翼翼回道:“九千岁,非我怕死。而是阿骧特意叮嘱,如今没了洋鬼子的顺风船,穿越清妖地盘危险重重。”
“若九千岁真有旨意,莫派我们兄弟冒险。只要真是九千岁旨意,就是派只阿猫阿狗去,阿骧也必定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