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待吴振棫情绪平复,轻声问道:“吴先生日后作何打算?”
吴振棫望向李秀成,诧异道:“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李秀成点了点头:“大王曾叮嘱我,若擒获吴先生,定要以礼相待。若先生愿加入我们,自是求之不得。”
吴振棫略为迟疑:“西王要老夫做何事?”
李秀成面带微笑:“大王知晓先生曾于清廷云贵多地任职,任内禁种鸦片,劝民种桑播谷,改善民生,还妥善处理汉回矛盾,极为欣赏先生治理地方能力。”
“但具体事宜,还请先生前往重庆面见大王,由大王亲自相告。”
吴振棫因驻守汉中,对西王府政策颇多接触和了解。况且此时家人皆在西军手中。
他自无心做满清忠臣,这便是他未焚烧府库、毁掉印信的缘由。
“要我做什么?”吴振棫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西王府如今,已非初下重庆时无人可用之境。
既然决心投效,便要先展示诚意。
李秀成道:“烦请先生下几道命令,一是让米仓关前的黄金标部,以及金牛道、荔枝道上几个关隘的清军投降。”
“当然,若先生为难,印信在我们手上,找平时誊写文书的书吏写好文书,盖上大印,也能成正式命令。”
“只是先生要明白,这些命令一旦传至各关隘将领手中,无论是不是你亲自下的令,你都回不去清廷了。”
吴振棫轻叹:“你们打下汉中城后,这几处将士只能或死或降了。你们须得保证,不得滥杀降伏兵将。”
李秀成当即承诺:“自然可以,军规军纪乃我军建军之本,先生无需担忧。”
又补充道:“还请先生详细介绍,从汉中进入关中的几条通道的守军情况,如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吴振棫看了李秀成一眼:“李将军想拿下这些关隘?”
“没错,此乃守住汉中的关键,我军今日就出发。”
“李将军用兵疾如迅雷。只是这些关隘并无重兵,有些甚至只有衙役驻守,以防匪盗。若李将军需要,我一并写信劝降就是。”
李秀成大喜:“那就有劳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