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腊月廿四,深夜丑时。汉中城内,陕西巡抚吴振棫正酣眠,却被南门守将李应唤醒。
李应来报,原驻守红庙镇的参将贾贵突染重疾,已至城门外,请求开门入城就医。
这几日,吴振棫一直没收到米仓山方向的消息,派出的探马也都未归,他满心忧虑,正琢磨着是否加派探马去打探,不想等来的竟是贾贵生病的消息。
“他们有多少人?”吴振棫一边穿着外袍,一边问道。
“夜里太黑,看不太清。从火把数量估计,大概有三四百人,说是贾大人的亲卫队,护送他进城看病。”
吴振棫眉头微皱,虽说当下兵荒马乱,但动用三四百人护送,这贾贵还是如此爱张扬。
两人向府衙外走去,途中吴振棫问道:
“为何不用吊篮将贾将军吊上来?”
“贾将军躺在马车上,无法起身。我想把他吊上来,却被下面的兵痞骂了一顿,说天寒地冻,难道要让几百人在城门外冻死。”
李应愤愤不平,显然被那些兵痞的污言秽语气得不轻。
“如果要将这几百人都用吊篮吊上来,仓促间没那么多篮子,他们还有马匹,也不可行。”
“属下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来请示大人。”
吴振棫语气坚决:“管他是死是活,夜里城门绝不能开,这是铁律!”
此时,衙门外八名轿夫和两名提灯仆从已等候多时。
李应小心提醒:“让贾将军在城门外等一宿,万一有个好歹,怕寒了军心。”
“先过去看看。”吴振棫上了暖轿,让轿夫前往城门。李应骑上马,跟在轿子后面缓缓前行。
约一袋烟的功夫,两人到了南门,登上城墙。
城墙上,只有数百兵丁在值夜。数九寒冬,西贼远在四川,没必要折腾兵丁苦熬。
果然,城门外有三四百人举着火把,喧闹鼓噪。队伍前方有二三十个骑士,后面跟着一队步兵,步兵中间停着一辆围得严严实实的马车。
吴振棫转头问李应:“验过他们的身份了吗?”
“验过了,官凭印信都没错,确实是贾将军的兵。”
“派人下去见过贾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