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88章 现实(2/3)
 族主义古已有之,但大都出自人类抱团取暖的天性,并无清晰的定义。

    而近现代族主义的兴起,始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当时,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六被革命民众送上断头台。而拿破仑战争,又让欧洲众多王冠落地,封建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以什么名义号召士兵去打仗?

    在封建时代,士兵主要为皇帝、国王或领主打仗,立功后会得到相应奖赏。但当国王、领主都消失后,该如何号召士兵去作战呢?

    革命者们于是创造出“族国家”这一概念,让士兵们为了族和国家去打仗,近现代族主义由此兴起,强化,并不断冲击旧有秩序。

    而族叙事,恰恰点中了民众的兴奋点,让每个人都自以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自然不是封建军队可比的。

    但同时,狭隘的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多族国家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位于欧洲和近东的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随着族主义的蔓延,纷纷解体灭亡,广阔的领土碎成一地的马赛克。

    位于远东的中国,族主义的兴起要晚几十年,始于清末的外敌入侵,发展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统一族战线时达到高潮。

    此时的满清,仍处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满人的思想内核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况且满清统治阶层的利益,通过科举、授官分权、利益共享等方式,与汉人士大夫、富豪乡绅的利益深度绑定,早已形成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这并非一句“驱逐鞑虏”就能解决的。

    事实上,在原本历史中,太平天国发布《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从族主义、政治腐败、民生艰难等角度,将满清骂得狗血淋头。

    曾国藩当即发布《讨粤匪文》反驳,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宗教信仰、社会稳定等角度,对太平天国进行了猛烈抨击。

    从事后的反响来看,曾国藩的《讨粤匪文》获得的支持更多,尤其是在士大夫群体中。

    太平天国从兴起到灭亡,都未获得哪怕一名有影响力的传统士大夫的支持,一名清廷高官的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