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位名叫丁真的参谋从山下飞奔而来。他跑到阁前,气喘吁吁地仰头喊道:“旅长,西王有令传到!”
林凤祥面露喜色,问道:“令在何处?”
“在大帐里,是军情局的探子带来的。”
三人赶忙下阁,回到大帐。
丁真手持一枚蜡丸,递给王敬之。王敬之捏碎蜡丸,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
纸条左上角用红笔画着三颗红星,满纸都是用工笔细细书写、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
林凤祥瞥了一眼纸条左上角的三颗红星,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按照西军保密制度,这是最高级别的机密,意味着这个消息,整个林部只有他和参谋长能够知晓。而且翻译这种信件,需要参谋长专门保管的密码本。
西军的这种密码本制度,能确保即使蜡丸落入清军手中,机密也不会泄露。
王敬之当即前往隔壁的参谋部翻译信息。
林凤祥向丁真参谋问道:“外面被清妖围得水泄不通,军情局的探子是如何进来的?”
丁参谋回答道:“他扮成清军靠近城墙,然后被我们守城的士兵用绳子拉了上来。” 林凤祥点了点头。
约莫过了半小时,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亲兵进来将帐内的油灯点亮。
王敬之手里拿着几张纸,匆匆走来,满脸喜色,喊道:“老林,成了!” 林凤祥忙接过纸,在油灯下看了起来。
情报是以萧云骧的口吻写的,开头简单介绍了西军扩军的情况,以及第一旅升为第一军的事。
后面提到萧云骧亲自率领扩建后的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亲卫团、攻城团,共计两万五千余人,已于七月一日从重庆城出发,赶来支援他们。
林凤祥一边心里计算着时间和路程,一边问道:“军情局的探子呢?”
丁真回道:“还在参谋部里进食休息。”
“唤他来。”
丁真随即出帐。不一会儿,便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来到林凤祥面前。
那汉子给林凤祥敬了一个标准的西军军礼,说道:“军情局外勤司探员,中尉任刚,参见林军长。”
林凤祥回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