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66章 流遍了,郊原血(2/3)
东亚广袤膏腴之地尽皆纳入控制。若我记忆无误,即便到了西周时期,中国南方尚属百越之地,河西走廊为羌胡盘踞之所,巴蜀乃蛮族之国。”

    “即便不翻阅史书,依常理推断,汉人所据之地,难道皆是其他民族箪食壶浆、夹道相迎,而后甘愿抛家舍业、全族远徙蛮荒?”

    言罢,他又指向地图中的东北冰原、蒙古高原、西北荒漠、西藏雪域、云贵崇山峻岭,沉声道:

    “我们对他人所为称作开疆拓土、平定叛逆;他人对我们所为,便成了不共戴天、非报不可的九世之仇,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他们亦有民族记忆,亦有历史传承,这些绝非我们能够轻易抹去。”

    “不是我们躲在自己的同温层里,没听到,没看见,就代表这种情绪不存在的。”

    “难道各民族之间非要先将旧账一一清算,致使自己人相互厮杀,落得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结局?”

    萧云骧说到最后,语气中隐隐透着一股凛然之气。

    李竹青瞬间愣住,此前他一直站在汉人的立场思索,自然义愤填膺。

    却从未从其他民族的视角审视过这个问题。

    萧云骧前世遍历大半个中国,深度接触不下十种少民同胞,与他们一同生活,共同历经悲欢离合,因而知晓诸多鲜为人知,他们不愿为外人道之事。

    加之他今生出身僮(壮)族,在满清统治下,遭受更多欺凌,故而更能深切体会其他少数民族的心境,思考问题也更为冷静,客观。

    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轨迹中,不仅太平军对满人有过屠戮之举。辛亥革命时期,亦有众多满城被屠,迫使满人纷纷更改姓氏,以躲避灾祸。

    孙中山目睹局势如此发展,唯恐满蒙就此脱离中国,遂将早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政策,调整为后期的“五族共和”。

    之后又倡导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才勉强缓解了民族间的仇恨。可以说,外蒙的独立,孙中山前期的民族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与催化作用。

    直至新中国成立,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才真正实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李竹青似有些迷茫,下意识问道:“那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