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军众高官获悉此消息,不禁心中炽热。
这伙粤贼自长沙一路行来,沿途劫掠衙门府库,掘开无数豪富显贵的地窖,手中财富堪称金山银海。
怎能任由这些粤贼,如此从容地撤回广西?
在此心态驱使下,各级军官不由自主地催促队伍,加快行军速度。
基层士兵听闻怀化城内的粤贼正带着数十车金银珠宝,打算逃回广西,顿时人人摩拳擦掌,步伐轻快,一日内在蜿蜒起伏的山间官道竟行进了三十余里。
这日,除文三等人外,沿途竿军不时遇见成群从怀化赶往麻阳的旅人。
有走亲戚的、做生意的、贩夫走卒,皆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一切看似平常。
邓绍良留了个心眼,多次派人拦下询问,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因粤贼盘踞怀化,所以滞留在城内。
如今怀化城通行无阻,自然出城继续行程。
邓绍良记得途中碰到一伙十来人的队伍,领头的是个三十来岁、身材高大的汉子。
叫过来一问才知,原来是一伙从南边靖州来的桐油贩子,前日刚从怀化城经过。
据那领头的讲,他们在怀化南面的黄岩山,见过粤贼的前军,正气势汹汹地扑向黔阳城。
“哎呀,幸好我们发现得早,躲到山上树林里,不然就没命了。”
这汉子操着一口湘南口音,心有余悸地说道。
邓绍良又盘问了其他几人,果然都带着湘南口音。
放走那伙桐油贩子后,邓绍良心中暗自自嘲。
看来人上了年纪,想多了,胆子也变小了。
综合各方信息,粤贼向黔阳行进数日,后队辎重估计此时已离开怀化。
再迟疑就追不上了。
况且距离怀化城尚有六七十里,且山路崎岖,大军赶过去至少需要两日。
明日需加快赶路,不能让其他朝廷军队抢先追上粤贼。
晚上休息前,邓绍良将诸事思虑通透,心情舒畅,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清晨,邓绍良颁布将令,全军今日务必加快赶路,天黑前要赶到怀化城北二十里的长胜坡。
后日全军戒备,进入怀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