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状元楼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花香。县令之女举办的诗会如期而至,整个县城都沉浸在一片热闹而期待的氛围中。来自各地的才子佳人齐聚一堂,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盛会上一展才华。
我们和柳诗诗、林峰、林悦在状元楼门前汇合,让牛大他们在外看好马车。我们四个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请柬,踏入了诗会的会场。
会场布置得极为精致,四周摆放着盛开的牡丹和芍药,香气扑鼻。中央是一片开阔的场地,摆放着几张精致的书案,供参赛者使用。场地正前方搭建了一个高台,台上摆放着三个案几,那是评委的座位。
我们四个人刚落座,就听见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高台。
只见一位身着淡青色长裙的女子,缓缓从亭中走出。她的裙摆轻曳,如同春日的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长裙上绣着精致的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与她清雅的气质相得益彰。她的发髻高挽,一支碧玉簪斜插其间,几缕碎发轻轻垂在耳畔,更添了几分灵动。
她莲步轻移,走到亭台中央,微微抬眸,目光如秋水般清澈,带着一丝温婉的笑意,扫过在场的众人。她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动听:“诸位才子佳人,今日能相聚于状元楼,实乃幸事。今日以诗会友,希望诸位才子佳人尽显才华,第一名将获得一百两白银。”她微微颔首,姿态优雅,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在这春日的诗会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哇!真的有一百两白银!”台下有人感叹道。
“才拿出一百两,这县令真是会敛财啊!光这卖请柬不得成百上千两啊!”我暗暗想道。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位评委。”县令小姐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有幸请到三位当世大家坐镇评委,分别是:第一位评委——王老先生,县学院正,以对联闻名;
第二位评委——李翰林,我朝翰林院学士,乃是诗词大家;
第三位评委——赵才女,江南才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容貌秀丽,气质高雅,是我亲自邀请的评委。”
王老先生起身,年过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锐利。他微微点头,向众人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