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设计出来。
这也导致了,研究所内大部分工程师和技术员对他感到不理解。
尤其是那批新抽调过来的人,更是不满,指不定已经被背地里提交报告给工业部,举报起了江凡的所作所为。
众所周知,发明任何物品,都要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调整和试错,最终才能打磨出来一件合格的试验品。
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发明物。
就好比人造纤维,可能就要涉及到七八个环节的处理,每个流程又包含几种、几十种工艺处理,每个工艺可能需要几种机器。
这些机器,国内大多数都是空白,就算是有,很可能也不适用,需要重新订制。
更重要的是,这些步骤环环相扣。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的楼,也没有从上面开始修建的。
而江凡所做的,就是一楼和一百楼同时建设。
他把抽调来的人才,分组进行不同机器的制造。
倘若是前边的机器有半点的差错,就代表着后面的人所做的一切,全部都前功尽弃了。
而这一切,还要建立在整个制造流程没有半点问题的基础上。
国内外没有任何半点参照的教科书。
除了是江凡空想出来的制造流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化纤公司把资料和生产流程全部卖给了国家。
所里的人更偏向于前者。
毕竟后者的话,没有半点风声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必要瞒他们,再加上,不少人见过那些生产图纸,是江凡在办公室内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不是他们不相信江凡。
而是,如果是江凡从提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带领他们从石油化工内提取出原材料。
想必,有的只有欢呼。
可能后续会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要耗费许多年的时间。
但是换来的,就是他们名留青史。
未来所有步入化纤行业的人,都会记住他们这些先驱者的名字。
可是现在,所有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在胡闹,而他们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浪费公家的资源,陪这个孩子在胡闹。
若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