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李庆业一块晚上跑去科学院后,皇甫月的生活越发忙碌。
不过她个人认为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忙碌总比一天到晚闲在房间里强。
反正自己是不想再过那种在闺房之中无所事事的日子了。
而李庆业现在也没时间来享受王爷的美好人生。
“赵长吏,京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他正在忙着等待李天凤的消息以及为国营商会这件事情做准备,自从之前皇上离开都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这件事情在大旱灾的背景下有更深远的意义。
“王爷,那还没消息呢。”
赵长吏恭敬地说着,再怎么想,这样的大师,皇上那边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说服所有内阁大臣和朝廷官员接受。
毕竟开了专属于皇室管理的国营商会,那么极有可能影响到大多数官僚的利益,无论是这影响是好是坏。
“可恶,这个效率真是太慢了。”
李庆业端起茶杯,忍不住吐槽着。
要是在他手上,底下的官员敢这么墨迹,那么他必然要大动干戈地肃清一下风气了。
在他成为怀王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在辽东进行了数次整风运动。
效果起初十分明显,但后面就越来越差。
时代惯性太大了,很难一口气全部扭转过来。
好在李庆业已经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办事效率。
只要事情办得快,办得好,而且对于百姓没有太大危害,那么李庆业也默许了一些灰色行为。
再加上他一贯的高薪养廉的措施,李庆业绝对可以说自己手下的官僚算是整个大燕基础素质最高的一批了。
“赵长吏,我已经向张道长那边讲了杂志的事情,接下来关于领地的人才选举,就要你来负责了。”
赵长吏稍微有点犹豫,但还是缓缓开口。
“殿下,您说开算学和医学等选官,臣还可以理解,但这个科学选官,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燕一向是科举制,就考四书五经的八股文章,可以说是十分古板。
这也是从前朝传下来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直到李庆业这,才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