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萧漠承信誓旦旦许下承诺,又将萧琰的生母搬出来,再三向他保证,才堪堪将人劝走。
临走前,他这个争气儿子的眼眶还不争气地红着。
出息!
堂堂一国储君,平日里杀伐果断,如今竟为了一个女子求赐婚不成,还红了眼。
萧漠承叹了口气,不禁思绪游离,说到底,也怨他自己。
他这个儿子一开始,也不是这个沉默寡言的性子,会哭会闹,是他没养好,养成这样的。
萧琰生辰那日也是孝康皇后方则君的忌日。
发妻薨逝,萧漠承悲痛到一度昏厥,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丧仪过后,宫人才敢将孩子抱到他面前,但萧漠承一时难以走出丧妻之痛,更不知如何面对这个儿子。
他自知幼子无辜,可他一看到这个孩子,就觉得则君是被这个孩子害死的。
萧漠承并非对萧琰不好,满了周岁便立了太子,吃穿用度皆是最好的。
但他却很少去看他。
一直到萧琰三岁后,萧漠承才慢慢开始接纳他,会把他叫来宣政殿玩儿,给他爬桌子撕折子,幼子活泼爱闹,一身牛劲,恨不得上房揭瓦……
萧琰一直是由宫人和乳母照料,萧漠承也有政务繁忙的时候。年幼的孩子没有父亲的陪伴便罢了,连生母也没有。
小小年纪常常盯着二皇子、三皇子的母妃瞧。
后来,他又去到萧漠承面前,问自己为何没有母亲。
那一次,萧漠承看着那张和亡妻七分像的脸,竟像被触了逆鳞般大怒起来,将年幼的萧琰吓得不轻。
后来,萧漠承又不肯见这个儿子了。
一直到萧琰五六岁时,开始跟着太傅听课识礼,常得太傅夸赞,也很得先皇疼爱。萧漠承才恍然回过神来,自己冷落了这个儿子几年,他觉得愧对于他,便开始想学着做一个仁父、慈父。
但萧漠承自那之后,再没见过萧琰同他哭闹了,来御书房见他时,也不上房揭瓦了。
跪着恭恭敬敬、规规矩矩喊他:“父皇。”
不知不觉地,便养成了这么个沉默寡言,冷漠无情的性子。即便是他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兄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