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那竟是群发光的萤火虫,排列成日军下一步要进攻的宋卡滩头阵地形状。更诡异的是,这些昆虫的发光频率与\"萤火虫\"潜艇的识别信号完全同步。
新加坡驻军总司令亚瑟·波西佛将军认为,日军将会从北方陆路发动攻击。他在沙盘推演时,所有代表日军的红色小旗突然自燃,火焰组成的箭头直指马来半岛西海岸——那里正是三年前\"萤火虫\"潜艇最后一次被民船目击的位置。而参谋们更惊恐地发现,燃烧的旗杆在沙盘上烫出的焦痕,连起来竟是潜艇的航向图。
并将在暹罗和马来西亚北部同时抢滩登陆。海军情报官送来截获的密电,解密后的文字在阳光下逐渐变成荧光绿色——与马尼拉湾打捞出的潜艇日志使用的隐形墨水成分相同。电文中提到的\"特殊气象条件\",正是\"萤火虫\"潜艇失踪当天的海况记录。
波西佛将军随即制定了新的防御计划,代号斗牛士。当打字员敲下最后一个字母时,所有\"o\"键都卡住不动,拆开的键盘里发现细小的珊瑚碎片——与\"萤火虫\"潜艇螺旋桨上附着的海洋生物属于同一物种。而此刻,计划书墨迹未干的第一页突然渗出水珠,在\"暹罗防线\"几个字上形成珍珠港的轮廓。
他计划将英军部队调往暹罗防守海滩。运输舰启航前,水兵听见锚链发出《萤火虫之歌》的旋律,而声呐显示海底根本没有任何障碍物。
荧光之谜
夜幕降临,马来半岛的橡胶园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月光如水银般倾泻下来,洒在每一株橡胶树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一辆辆军用卡车缓缓驶入这片寂静的土地,它们的轮胎碾过松软的泥土,发出轻微的沙沙声。然而,这并非普通的运输车队,而是日军精心策划的一场突袭行动。
当第一支车队驶过这片广袤的橡胶园时,所有人都注意到一个诡异的现象:所有轮胎都沾上了某种奇怪的荧光树脂。这种物质在月光下散发出幽蓝的光芒,如同鬼火一般,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醒目。这些荧光的痕迹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通向新加坡的虚线,宛如命运为侵略者铺设的道路。没有人知道,这条虚线也恰好是1939年一艘失踪潜艇最后报告发现的“神秘航道”。
1941年11月,随着